欢迎您访问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
我们努力做最好的书画网 www.jiaiu.com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名家推荐 | 人物专访 | 名作欣赏 | 专题报道 | 艺术投资 | 字画装饰 | 收藏知识名家博文 | 古今艺术
画家乔宜男作品魅力-静
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    发稿日期:2015-2-10 16:10:15
   在我多年的花鸟画创作中,我始终把花鸟画的地域特色放在首位,从地域特色入手,完成对自我花鸟画个人风格的确立,从而确定全新的花鸟画地域风貌。
  古长安出现了不少闻名于世的绘画大家,其中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范宽、李成等都以其独具特色的绘画面貌创造出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他们以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为自己关注的对象,把自然美和生活美以智慧转化为庞大系统的形式美,把唐宋时期的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博大自信的艺术面貌之上。古长安留给了当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绘画传统,但是详细分析长安的绘画传统,我们发现西安地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标准的明清文人画。更没有其他地区绘画传统里系统
完整的文人画形式技法。传统在这里是以众多的石碑、石刻、雕塑以及墓室壁画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而少绢本、纸本卷轴。传统对于当代花鸟画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雄浑的艺术精神和强烈的地域风貌,西北地区的画家较难从传统绘画的成品中点石成金的继承现有的东西为自己所用。只能直面生活,面对地域风貌中最独特的因素。创造全新的艺术语言。 在多样的花鸟画创作中,我感受到应该把花鸟画的地域特色具体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即花鸟画的精神世界,绘画形式和用笔用线上。
  首先是花鸟画创作中精神世界的表达,即情感的表达。
  把花鸟画的种种具体物象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感观是花鸟画创作的关键,在创作中这种精神的表现和张扬是压倒一切的主线。所以花鸟画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笔墨

问题,更不是题材问题,花鸟画家首先要从繁琐的笔墨技法和看似具体实在的题材中抽身而出,建筑独特的精神世界,把对自我情感的关注放在首位。
  其二、独特的地域特色要靠独特的绘画形式来体现,面对本地区的地貌特色,前人没有总结出现成的形势技法和具体的皴法和画法。长安画派强调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但其所说传统应是传统的观察方法和认识方法,而不是现成的形式技法,北宋范宽树立了一个西部绘画壮美意境的典范,范宽初学荆浩、李成之山水,后深入自然山川,长期居留与太华、中南诸山中,观察体验云烟惨淡、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的形态变化,创造出与李成迥然不同的画面,前人只留给了我们直面生活的创作方法,并没有已有的形式技法。而一个花鸟画家面对眼前目之所及的一切物象时,形式乃是体现精神最关键的一步,没有可继承的捷径,只能在生活中积累、完善形式。
  其三、线是画面中最明显的标志物,线是任何理论都无法掩盖的下意识的流露,所以线是地域风貌最直接的反映和最直观的表达,对于线的认识自魏晋以来,大凡有讲究的线条皆是圆转的董其昌就说过“须笔笔转去”或“尺树无半寸之直”。传统用笔讲究书法笔意,一波三折,黄宾虹更总结为“干、圆、留、重、变”。总之用线要有变化要丰富,反对单纯的直线或曲线,不能越雷池一步,但正是这种认识使线条异化的不像线了,失去了线条最本质、最原始的美感,所以在创作中线条的运用不能掩掩遮遮要有抒其意。只要和谐就是美,只要统一就是美。没有所谓的“败笔”之论。
  最后说一点,花鸟画永远的生命力是在多元格局、和而不同中完成的,千人千性是最佳的理想所在。   
  以上信息由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提供,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收藏热点请多关注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 2010-2021 www.jiaiu.com 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 版权所有
网站合作QQ:2223839923  咨询电话:13891846872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具体政策请以相关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