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
我们努力做最好的书画网 www.jiaiu.com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名家推荐 | 人物专访 | 名作欣赏 | 专题报道 | 艺术投资 | 字画装饰 | 收藏知识名家博文 | 古今艺术
生活 传统 休养 谈中国水墨画中新花鸟画
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    发稿日期:2015-2-10 17:39:10
  中国水墨花鸟画有着悠远的历史传统,是中国浓厚传统文化积淀中的组成部分。表现出民间的可从历代出土的细瓷器皿上的花鸟可以鉴证,虽经过制坯烧冶乃止窑变,却仍没有失去绘制时的水墨特色;而专事丹青的文人墨客则更将水墨花鸟画在艺术上发展到极致,使之成为独立为一格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中国水墨花鸟画,并开中国画大画种的先河。由于文人雅士政治上失落或失 退隐田园、回归自然,更使其与山水画一样,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成熟及成就远早于人物画。可以说历史上曾出现了高峰叠起的几度辉煌——这是中国水墨画,尤其是水墨花鸟画的一笔丰实的遗产。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来自人民的艺术又从曾为少数有闲阶级独享的中国水墨画复归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鉴赏的艺术。时下的书画收藏热,也包括水墨花鸟画,已成为蔚为可观的社会文化现象就是例证。当然比起旧时文人画,现代中国水墨花鸟画已属创新的艺术了,姑且称之为中国水墨画中的新花鸟画,它与历史传统中的水墨花鸟画是有着质的区别,对画家也就有着新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与生活的关系,区别于旧时文人画的闭门探幽、孤芳自赏。而是贴近了充满生机的现实人生。这除了画家思想观念的变革外。更要付诸艺术实践中与生活的血缘关系,就需要从生活中面对勃勃生机、鲜活无比的造化客体不间断地观察和写生,用速写和忆写的日常功课去遵循和强化创作与生活的艺术规律,为新水墨花鸟画的创作吸取不竭的生命之泉和积累丰厚的大自然课题素材,以促成厚积薄发从主体艺术的悟道中孕育出有个性的艺术之果。

  再之,充分吸收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技巧,在面向传统学习中狠下功夫,尤其是不断体味中国画以书为本的真谛,在水墨笔法上不懈磨砺。即所谓求得坚实的“案头功夫”。任何绘画艺术都是通过一定的媒体,借助特定的符号作为手段来完成的。中国画中的用笔、用水及对可渗性画纸性能的娴熟掌握是表现手段的基础。前人为我们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我们就应在继承传统中更进一步研习中国书法用笔用水对“墨分五色”韵味的体味和技巧的探索,以求得表现对新花鸟画所适应对路的形式和路径,使主体意识的体现和强化有其更为牢固的传统根基,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

  另外,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作为中国新水墨花鸟画,其“新”的形成相当的内劲是取决“画外功”的。这就是画家的文化视野和艺术素养了。画家的文化视野愈不局限于仅仅对绘画或画种自身单一的研究,恰愈能滋养其绘画及画种的丰厚。这种文化视野可以铸成画家的人品、情趣和触发画家对生活素材的“悟”性。如文学的历史的、美学的哲学的研读和思考,地域民情的访问和了解,甚至山川大河、自然生态的考察和体验,都能使中国新水墨花鸟画在创作上受到裨益。还有诸如喜好古今中外音乐、舞蹈、传统戏曲及民间地方工艺美术,都是画家提高艺术素养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们均可在潜移默化或着意借鉴中付于创新的形式给予启迪,使其水墨符号中增加新的蕴含和艺术个性,也总体上强化了水墨花鸟的新意。

  我在从事数十年创作中国水墨花鸟画的艺术实践中我在从深感以上三点的重要。而要真正做到,起根本作用的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实干态度和“板凳一坐十年冷”耐得寂寞的执著精神。否则就如一个只求背熟了大气功师种种成道之法便万事大吉的人,一旦真做起来必一败涂地身败名裂一样,要当一个中国新水墨花鸟画家也只能是痴人做梦,到头来落得一无所有。 
                      陕西中国画院 苗墨
  以上信息由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提供,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收藏热点请多关注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 2010-2021 www.jiaiu.com 家友中国书画鉴赏网 版权所有
网站合作QQ:2223839923  咨询电话:13891846872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具体政策请以相关文件为准